
(吴礼执(1905——1932)原创手记,通山县档案馆藏)
此件档案是通山县早期中共党员吴礼执于农历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公历1927年5月28日)回忆记录的通山县国民党政府、军队于农历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公开破坏国共合作,对共产党员大开杀戒的原创手记史料。这份手记史料约6500余字,是当时侥幸逃脱劫难的共产党员吴礼执回忆记录、亲笔撰写的。这份手记史料是反映通山县大革命时期历史事件最早、资料最珍贵的档案之一,对研究大革命时期通山县国民党政府、军队的反革命本质和创建通山县红色政权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大价值。
这件珍贵档案的原文:叙逃难详情①呜呼!余去岁②毕业镇南中学,遂当选为全县学生联合会总务□□□岁赴湖北全省学生联合会第三次全省代表大会,又被选为省执行委员兼特派员。十六日返通,十七日忽有土豪劣绅流氓地痞故造谣言,谓有蒋送军队自咸宁来通遍捉党人,捉之者杀,逃之者捕。我县各人民团体防之至密。十八日上午十一时,县长、民协会也召集大会讨论防范之策。会未毕,竟有数千流氓自外涌入,扬言捉□□死。登时该职员等手足无措,防之不及。强迫职员等到圣庙地点开大□□□法可计,只得徐到该处,遂将各职员捆绑,任意殴打。廿一日遂将负责职员八人于沙洲枪决。余时幸以脱身,逃之高等小学,□□□路之经过,四处受惊。众大捕捉,幸脱难归之时,吾家老幼哭啼□□□□□者胞兄爱我之心,如同共手爱足,甘愿弃家财而不愿将吾被捕,于是避□□□谷长林之中者十有一日。每日心惊胆战,日夜不安。县城内反动派并将我名□□□四处捉捕,捉之者赏洋五元,并每日皆云有军队到院。心实痛矣,并谓今□□□有蒋送军队来县城关,难知其确否。呜呼!吾本应徐(伴)诸烈士而死,不□□在世,表面为革命之战士,奈土豪劣绅辉(?)势高涨,流氓地痞较前尤强,愿打倒□□劣绅,杀尽而净,再死非迟,因此时死而不得其时也。诸同志怒之,不死于今日③,勉余死之于和平时,可惨矣,可悲矣!同志遭此大劫,是谁之罪欤!究之凡为革命者,要把牺牲主义,乃解完成未竟之功④,死者光荣矣!不过未死之同志,须继着死□□士精神奋斗,踏着死难烈士血迹冲锋! 礼执述于四月廿八□⑤
【第二页天头】尚未知省城为何种形势,异日继述之可⑥注释:①吴礼执(1905——1932),通山县西坑潭乡祝家楼村人,1924年就读于县私立镇南中学。1924年夏,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的汉川籍学生、共产党员魏书,受中共武昌地委派遣,以地委特派员身份到通山秘密发展党员,于1925年6月创立鄂南第一个党支部——通山镇南中学党支部。1925年吴礼执经魏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通山县第一批中共党员。吴礼执1926年被选为通山学生联合会总务部主任,1927年出席省学生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被选为省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并被委派为驻通山特派员。1927年5月通山县“五二·一”惨案发生后(1927年5月21日,通山县国民政府反动县长鲁秉诚在夏斗寅叛军支持下,制造惨案,屠杀中共通山县共产党组织领导八人),吴礼执越狱逃离虎口,中共通山县党组织于1927年8月底发动通山暴动,创立通山县红色政权。吴礼执于1929年初被增补为中共通山县委执行委员,1930年8月底任通山县大暴动行动委员会委员,1932年被诬以“改组派”遭杀害。1984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②指1926年。③这句话的意思是,牺牲的各位同志不愿在土豪劣绅还没彻底铲除的时候死去。④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革命者,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⑤指农历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公历为1927年5月28日。⑥ 原文共二页,这两句话单独写在第二页的天头上。
由于吴礼执同志经历了这次国民党大屠杀劫难,使他更加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省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驻通山特派员的他,决定“踏着死难烈士血迹冲锋”。因此,经过几个月的策划和准备,终于在1927年8月30-31日在通山县通羊镇四街圣庙与通山县共产党人成功创立了红色政权---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
(余意)